李杰:工业4.0是一场不可见世界的竞争(独家)
工业4.0,被德国政府和工业界定义为制造业未来远景。德国认为,18世纪引入机械制造设备的工业是1.0时代,20世纪初的电气化与自动化是2.0时代,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信息化是3.0时代,现在正在进入“工业4.0”时代,即实体物理世界和虚拟网络世界融合的时代。其中,所谓虚拟网络—实体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 CPS)作为新一代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美国在若干年前亦提出。德国工业4.0与美国CPS,究其核心要义,即是传统制造业基于数据分析的智能化转型。
然而,我们在谈到工业转型带来的变革时,往往容易看到其代表性的技术特征,而忽视促使转型最原始的驱动力,就是对于新价值创造的永恒追求!如果说前三次工业革命分别从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和自动化工方面大幅度地提高了生产力。
工业4.0与前面三次最大的区别在于:不再以制造端的生产力需求为起点,而是将用户端价值作为整个产业链的出发点,改变以往的工业价值链从生产端向消费端、上游向下游推动的模式,而是从客户端的价值需求出发提供客制化的产品和服务,并以此作为整个产业链的共同目标使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实现协同优化,本质是工业视角的转变。
工业4.0的概念有三个支撑点:
一是制造本身的价值化,不仅仅是做好一个产品,还要把产品生产过程做到浪费最少、实现制造过程与设计和客户需求相配合;
二是制造过程中根据加工产品和状况的改变自动进行调整,在原有自动化的基础上实现“自省”的能力;
三是在整个制造过程中达到零故障、零忧虑、零意外、零污染,这就是制造系统的最高境界。
工业4.0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制造过程和制造价值向使用过程的延续,不仅仅关注将一个产品制造出来,还应该关心如何去使用好这个产品,实现产品价值的最大化。产品的创新和创值不再仅仅是以满足用户可见的需求为导向,而是利用用户的使用数据去创建使用情景模拟,从情景模拟中找到用户需求的空缺(GAP),这些空缺我们称之为“不可见的需求”,因为即便是用户自己都很难意识到。
例如,买汽车的人大多都会提出省油的需求,于是所有汽车制造商就努力改变车型和发动机让车子更加省油。但是很少去关注用户的驾驶习惯对于油耗的影响,因为驾驶习惯对于用户而言也是不可见的,因此不会有用户去要求汽车提供驾驶行为管理的功能。
所以工业4.0时代的市场竞争也会从以往满足客户可见的需求向寻找用户需求的GAP转变。以往我们将产品卖给客户之后就几乎到达了生产价值链的终点,工业4.0时代将价值链进一步延伸到运维端,以产品作为服务的载体,以使用数据作为服务的媒介,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挖掘用户需求的GAP,并利用数据挖掘所产生的信息服务为用户创造价值。
我们不妨以汽车为例做一个大胆的预测,在未来工业4.0时代,人们去4S店选车不再仅仅选择车型、颜色、和内饰等客制化特征,用户可以在一辆布满传感器的车内进行试驾,当用户坐上驾驶座椅时,传感器自动记录整个座椅上的压力分布,一款符合用户的身形和坐姿习惯的座椅就自动设计完成了;在用户开车过程中,汽车内部的传感器自动记录用户的驾驶动作,进而预测用户的驾驶习惯,一个兼顾驾驶操作感和舒适性的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被自动匹配完成。在用户驾驶汽车的过程中,汽车能够自动识别用户驾驶习惯的改变,提醒用户驾驶习惯的变化对于能耗和剩余里程的影响。在上下班高峰期,汽车能够通过海量的交通数据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通过道路的拥堵情况,并为用户推荐最佳行驶路径。在驾驶过程中汽车还可以记录路面的平整情况,这些数据在系统内分享,提醒后面的驾驶者减速驶过一段坑洼的路面,随后这些数据被发送给市政管理部门,第二天再经过相同路段时发现坑洼的路面已经被修补好了。用户回家之后,可以通过手机或是网页查看一天的驾驶记录,不同驾驶模式下的能耗一目了然,可以与社区内的其他用户比一比谁更加节能环保,同时系统还提供了相应的驾驶习惯改善建议。查看汽车的健康状态报告,各个关键部件的健康衰退和故障风险一目了然,与之相匹配的维护保养建议也被自动提供,网上预约后就可以到4S店进行维护,如果只是简单的更换,还提供视频及文字讲解的详细步骤说明,用户发现虽然去4S店的次数和保养维修的费用明显减少了,汽车的故障却也几乎降到了零。
这个例子离我们并不遥远,也许未来5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就会成为现实。未来工业界卖给用户的不再是产品,而是能力;对于驾驶者而言,汽车是一个产品,但是更重要的是汽车带给我的行动力、时尚感、经济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等一系列能力。这些能力所对应的服务也不再像以往那样给用户有限的选择,而是根据用户的使用情况和需求提供客制化的最佳匹配,因为每一个用户的使用数据都是客制化的,这使用户不再是统计结果中的一个样本,而是一个丰富的、高度个性化的个体。
再举一个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我们大部分人都有去超市买鞋垫和去制衣店量身定做西装的经历。过去我们买鞋垫只会问要买多大码,同一个尺码每个人得到的鞋垫都是相同的。但是我们每一个人脚的形状、体重、站姿、走路习惯、搭配的鞋子都是不同的,因此不可能有一款鞋垫能够同时满足每一个人的需求。在美国有一家公司,在卖给用户鞋垫之前先让用户站在一个连接传感器的踏板上,系统就会记录用户站立时足底的压力分布,几天后一个客制化的鞋垫就会被寄到客户的家里。这其实也只是个开端,还有更多的价值空间可以挖掘。比如足部压力数据的采集只考虑到了站立时的情况,走路和跑步时的压力分布同样十分重要,同时还要考虑与不同鞋子的搭配,例如运动鞋、高跟鞋、皮鞋等。这些数据还可以卖给制作鞋子的公司,在买完鞋垫之后向用户推荐一款适合搭配的鞋子。最后,这些数据如果与医学研究相结合,还可以提醒用户站立姿势和跑步习惯可能造成的足部和膝盖损伤的风险,给用户提供改善习惯的建议。对于制衣公司而言也是一样,在给用户进行量体的时候都是按照固定的姿势,而没有考虑用户在动态情况下的舒适程度。如果我是一个教师,那么会经常抬手在黑板上写字,手臂的运动幅度就会很大,手肘和腋下部分就需要加大弹性。因此,未来的量体应该是动态的,给用户穿上特制的衣服之后按照喜好随意活动,衣服上的传感器会自动记录几个关键位置的应力情况,根据这些数据为用户制作更加合体的衣服。
从这两个例子我们不难看出,数据依然是为用户提供客制化产品最重要的媒介,工业4.0时代中的制造将通过数据把终端客户与制造系统相连接,这些数据将自动决定生产系统的各个环节的决策,实现生产上下游环环相扣的整合,人的工作难度将被大大降低,在这种模式下工厂的组织构架将趋于扁平,生产资源的利用效率也更加优化。
工业4.0并不仅仅是制造业的革命,而是一场更加深刻的变革,创新模式、商业模式、服务模式、产业链和价值链都将产生革命性的变化,而制造革命只是工业4.0的基础条件,其最根本的驱动力来自于商业模式和创新模式的变革,这两者才是未来工业界竞争的蓝海。德国对工业4.0的定义仅仅体现了制造革命,并非是工业革命。这并不是去否定制造革命的重要性,如果制造系统不产生深刻变革,一切商业模式的创新都无异于空中楼阁。制造系统好比是工业4.0的蛋黄,我们在把蛋黄做强的同时也要努力把蛋白做大。老子云:“有之以为用,无之以为利”,如果拿一个杯子来做比喻,杯子当中的看似“无”的空间才是容纳水的地方,才是价值真正的载体。
中国的制造一定要学会分析和使用杯子里面的价值:制造设备虽然是德国人生产的,但是我们要更懂得如何使用,如果我们的工厂虽然用的是德国人的设备,但是却比德国的工厂更加高效、高质量、低成本、和低污染,那么德国人就要向中国学习如何使用设备去创造价值。
无论是发现用户价值的缺口、发现和管理不可见的问题、实现无忧的生产环境、以及为用户提供客制化的产品和服务,都离不开对数据的分析挖掘。我相信工业4.0 的中心将会在中国,因为中国不仅仅是世界第一的制造大国,更是世界第一的使用大国,无论是从制造设备还是从终端消费品来看,中国都拥有最庞大的使用数据。然而这些数据并没有被很好地分析利用,因此还只是潜力,并没有成为真正的竞争力。
未来工业界的机会空间可以被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去满足用户可见的需求和解决可见的问题,这个空间内依然有中国制造需要补的课,比如质量、污染、和浪费等问题,需要的是持续的改善与不断完善的标准化。
第二个空间在于避免可见的问题,需要从使用数据中挖掘新的知识对原有生产系统和产品做加值改善。
第三个空间在于利用创新的方法与技术去解决未知的问题,例如具有自省能力的设备,以及利用智能手环管理睡眠质量都是使不可见的问题透明化,进而去管理和解决不可见的问题。
第四个象限是寻找和满足不可见的价值缺口,避免不可见因素的影响,这部分需要利用数据分析产生的智能信息去创造新的知识和价值,这也是工业4.0的最终目标。
通过分析数据,预测需求、预测制造、利用数据去整合产业链和价值链,这就是工业4.0的思维。现在各个领域都在谈大数据,但是大数据本身并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个看待问题的新方式。大数据只是一个现象,其本身并不重要,利用大数据创造价值才是根本目的。工业4.0是一场在不可见世界中的战争,而数据分析则是连接可见与不可见世界的桥梁。